“新揭牌成立的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,将加快推进创新链、产业链、人才链和资金链有机融合,不断推动稀土产业做大做强。”
2月15日,在自治区政府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建设“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”合作协议签约暨揭牌仪式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我国著名稀土永磁材料专家李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。
【资料图】
自治区领导为“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”揭牌。吴杰 摄
据李卫院士介绍,目前,稀土主要应用领域是稀土永磁和稀土储氢。近年来,我国高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,“神舟飞船”“探月工程”“天宫一号”等令中国被世界瞩目,这些发展背后都离不开一种重要材料的支撑——稀土永磁材料。
他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接触稀土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,“磁性材料的应用跟我们国家的新能源、跟我们的制造业,跟我们的智能制造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广泛的影响,可以说无处不在。在国家的制造业装备里头是一个重要的支撑材料。”李卫院士说。
签约暨揭牌仪式现场。吴杰 摄
那么,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为什么会花落内蒙古?
包头的底气和实力给出了答案:
包头工业基础扎实,制造实力雄厚,自然资源富集,已探明稀土储量4350万吨,占全国的83.7%、全球的37.8%。依托储量世界第一的资源禀赋,包头已经形成了从稀土原矿采冶分离到功能材料、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,拥有7个稀土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、占全国稀土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的50%以上,稀土采选、冶炼、分离等前端领域产业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是我国最大的稀土原材料供应基地、功能材料生产加工基地和研发应用基地,被誉为“稀土之都”。
“强强联手”的“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”的正式设立,标志着包头市以科技创新为牵引,在稀土研发应用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李卫院士被聘为北方稀土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首席顾问、北方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。吴杰 摄
作为我国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推动者,李卫院士出任北方稀土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首席顾问、北方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,他深感责任重大。他表示,当前,包头稀土产业发展势头正盛,要把资源优势转化成技术优势、产业优势、科技优势,为全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“包头力量”。
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将以“坚持系统观念,强化顶层设计;坚持‘四个面向’,突破重大核心技术;坚持企业主体,发挥区域优势;坚持市场主导,提升运行效率”为建设原则,以服务国家战略目标、落实和承担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任务为重点,面向国家长远发展、影响产业安全、参与全球竞争的稀土领域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,采用“1+1+5+N”总体布局,加强稀土领域应用基础研究,协同推进稀土颠覆性技术创新,抢占全球稀土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,建立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,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,打造创新资源集聚、组织运行开放、治理结构多元的综合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,提升我国稀土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。(记者:蔡冬梅)
内蒙古日报